简体汉字破坏中国文化?看完这些你再下定论

分享
    发表于:2019-04-29 10:02  浏览量: 10949  来源: 未知
摘要:日常生活中,大多数人认识简体汉字,少数人识繁体汉字,也有的人两种字体都能看懂,但仍有一些不了解历史的人会说出“只有繁体字是正统汉字,简体字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”这种思维片面的话来。

早在东汉时期,书法家崔子玉就曾在《草书势》中指出并支持文字化繁为简的趋势:

“书契之兴,始自颉皇;写彼鸟迹,以定文章。爰暨末叶、典籍弥繁;时之多僻,政之多权。官事荒芜,勦其墨翰;惟多佐隶,旧字是删。草书之法,盖又简略;应时谕指,用于卒迫。兼功并用,爱日省力;纯俭之变,岂必古式?

译文的大致意思是:传说上古仓颉根据鸟的足迹造字,然而随着时代发展,书籍增多,政务纷繁,为了提高办事效率,常用字体“篆”演变成了“隶”。同样是随着生活需求发展出来的草书,笔画更简略,还能节省力气、提高效率,完全可以与其他字体共存使用,何必一味仿古呢?


不可否认的是,我们现在所用的简体字和繁体字,都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更迭而正常演化过来的正统汉字。

事实上,自诩“唯一正统”的繁体汉字大多是清朝末期确立下来的。1875年满清政府开始推行“大清钦定正体字”,并强制要求臣民只准使用皇家规定的“正体”字,不能用“俗体字”和“异体字”,否则就是违命使用错字,必须严办。期间官方也曾多次造字、改字,即使笔画越改越复杂、字体越改越繁重,臣民也必须遵从,这一用就用到了民国。


何为“俗体字”?举个例子,“吃”是“喫”的俗体字,“你”是“儞”的俗体字,“法”是“灋”的俗体字。简而言之,就是从古至今各个时期中流行于民间的“不符合规范”的字。对于受教育程度不如达官显贵的老百姓来说,俗体字笔画少、更通俗易懂,适用范围自然就更广。

据小编所知,俗体字在历代碑帖里并不少见,晋代王羲之、王献之,唐代李隆基、欧阳询、颜真卿、褚遂良,北宋苏轼,元末赵孟頫,明代董其昌,清代郑板桥……他们的书法作品里简化字并不少见,如"叶"、"东"、"尝"、"万"、"尔"、"为"、"学"、"诚"、"维"等。

敦煌出土文献中也有许多沿用至今的俗字,比如"爱"、"国"、"笔"、"门"、"齐"、"异"等。


当某个俗体字被高频率使用,官方会将其“转正”。

何为“异体字”?比如“峰”和“峯”互为异体字,“凭”、“凴”、“慿”互为异体字,“剑”、“剣”、“劒”、“劍”互为异体字。简而言之,就是字音、字义都与“正体字”相同,但是写法不同的编外汉字。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,是“形、音、义”的结合体,一旦古人对某个事物出现不同理解,他们会私自造出新的字型方便自己使用,也是“不和官方规范”的。


1909年清宣统元年,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在《教育杂志》上发表论文《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》,首个公开提倡简体字。

1920年,五四“新文化运动”先锋、北大爱国教师钱玄同在《新青年》第六卷第三号发表了《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》,提出对汉字的外形作改良,主张“减省笔画”。

钱玄同的目的很明确,文字就是用来沟通的,应用起来“务期老妪能解(要让老太太也能懂)”,否则就没意义。

从此往后十几年,钱玄同致力于“简化汉字”,并亲自起草了2300多个简体字,1935年官方选取其中324个公布了《第一批简体字表》。1936年2月,该表在守旧派人士反对下无奈收回。

1950年前后,国家再次推行汉字简化,并于1956年1月推行 《汉字简化方案》,经过对比参照《干禄字书》(唐代)、《宋元以来俗字谱》(1930年)、《简体字谱》(1935年)等书籍作了系统的整理,于1946年出版了《简化字总表》,大陆民众开始普遍接受、习惯简化字。1977年推出《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》,因造成社会乱象而被停用,同年重新发布调整后的《简化字总表》,至此确认简体汉字2274个。叶籁士对其中最常用的521个简化字做过统计,发现解放区和建国后出现新出了101个,占20%不到,而其余420个简体字都是自古就存在或解放前就已经流行使用着的:先秦时期68个,秦汉时期96个,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2个,隋唐五代时期29个,宋辽金元82个,明清53个,民国60个。


总的来说,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化汉字,包括了古用正体字、俗体字、转为正体的异体字、草书楷化字,和新简化、合并的解放字。

战乱年代,辽阔的土地上遍地是农民,他们大都是文盲,对于前途一片渺茫。爱国的学者们意识到:想要国家存活下来、发展下去,就必须迅速普及教育。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识字、愿意认字、方便学习和沟通,那就够了。如今国家兴旺文化繁荣,汉字没有葬送,各朝各式的文字也都在渐渐复兴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拿起毛笔和刻刀,一笔一划将古老的记忆细致、完美地传承下去。